公告:
None
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决策参考 >> 研究参考 >> 万 钢: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竞争态势

万 钢: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竞争态势
文章来源:      时间:2016-05-19 09:39:17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这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顺应了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契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创新驱动是国运所系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技术”和“创新”这三层内容。科学是人类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探索和新知识的发现,如牛顿力学、相对论等;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方法、手段和过程,表现为科学知识基础上的技术发明和持续升级,如从白炽灯、日光灯到半导体照明的发明、升级和演进;创新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形成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新产业的过程,如智能手机、电动汽车、互联网的商业化过程。

自古以来,科技创新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从世界历史看,大国崛起呈现“科技强国—经济强国—政治强国”的历史规律。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科技中心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转移的强大力量。如果单靠经济规模或疆土领地的扩张,而没有强大的科技创新作为支撑,一个国家就无法成为强国。比如,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相继掌握先进航海技术,经由地理大发现开辟了美洲航线、南亚航线和非洲航线,大量征服殖民地,成为16、17世纪的世界强国,但由于未能依靠科技创新建立制造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继而被其他国家超越。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实现迅速崛起,改写了当时的经济版图和世界格局。英国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依靠完整的科技体系和持续创新能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德国在以内燃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崛起成为欧洲工业强国;美国抓住以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赶超成为发达经济体。

近代以来,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发生第一次世界科技革命时,我国正处于“康乾盛世”,GDP约占全世界的1/2,但是统治者闭关锁国,不重视发展现代科技。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时,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科教基础薄弱,通过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取得两弹一星、结晶牛胰岛素等重大科技成就。当前,我们即将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果抓不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就有可能重蹈历史覆辙。

二、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新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利器,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

科技创新更加活跃,交叉融合和群体跃进态势日益明显。21世纪前十年全球三方专利授权量达到47.5万件,比上一个十年多出近10万件。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向纵深演进,物质科学不断向宏观、微观和极端条件拓展;生命科学走向精确化、可再造和可调控。新兴学科加快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深入,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带动众多学科和技术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蓄。

信息、生物、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不断突破和相互融合,成为产业变革最重要的技术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网络化、智能化、泛在化方向发展,与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相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移动互联、云计算、智能终端快速发展,大数据将呈指数级增长,催生大量新型服务与应用。分布式、智能化、低碳化的新能源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技术大规模应用,第四代核能技术有望取得重大突破。以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方向演进,碳纤维、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将极大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在推动健康、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显,成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海洋、空间技术不断拓展人类活动疆域和发展空间,成为大国必争的技术高地和战略前沿。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持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创业空间。创业投资、贷款投资、担保投资、企业股权交易与并购、多层次资本市场等金融手段不断完善,众筹、余额贷款等民间金融工具层出不穷,新技术与新资本加速融合,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商业模式创新改变产业组织、收入分配和需求模式,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的新兴消费需求成为主流,智能化、小型化、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新特征日益明显,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第三方支付平台、能源合同管理等正推动相关领域的变革,互联网开源软硬件技术平台等面向大众普及和开放,大幅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

创新战略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核心战略,全球创新竞争呈现新格局。为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制高点,在新一轮国际经济再平衡中赢得先发优势,世界主要国家都提前部署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战略和行动。美国从奥巴马总统上台后连续三次推出国家创新战略;德国连续颁布三次高技术战略,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工业4.0计划;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都在积极部署出台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或规划。发达国家的创新优势依然明显,但已呈现版图东移趋势。科技顶尖人才、专利等创新资源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美欧占全球研发投入总量的比例由61%降至52%,亚洲经济体的比例从33%升至40%,新兴金砖国家占比显著提高。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力争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和新赛场的主导者,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三、创新驱动是时势所为

我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经济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速度变化是从高速的增长转为中高速的增长;结构优化是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而动力转换就是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其中,动力转换最为重要,决定了速度变化和结构优化的进程和质量。实现动力转换的关键就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科技创新。比如,韩国依靠科技创新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韩国经济,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一些大企业纷纷倒闭破产。为摆脱危机,韩国政府1998-2003年间投资110万亿韩元集中发展微电子等28个基于知识的产业,短短几年韩国经济开始复苏,并再次走向繁荣。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但同时,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仍然突出,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从国际经验看,二战后只有少数经济体从低收入水平成功迈进高收入水平,实现现代化,而一些国家未能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竞争新优势,无法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长期处于“中等收入陷阱”。比如,拉美地区33个经济体中,人均收入处于4000美元至12000美元间的国家就有28个,这些国家长期在高收入国家行列外已徘徊40多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积累和要素投入,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产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未来五年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升级能否顺利推进,结构转型能否成功实现,综合国力能否持续提升,关键是看能否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

四、创新驱动具备良好基础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进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科技整体水平正处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重要跃升期。

战略高技术领域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有力提升了国家竞争力,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神舟十号实现太空对接和天海对话,嫦娥探月“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天河二号连续六次位居世界超级计算机榜首,在生物医药、工程仿真、智慧城市等领域广泛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测绘、城建、水利、交通、旅游和应急救灾等领域。高分系列卫星成功发射,在国土普查、环境监测等18个行业1100多家单位得到应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7062米世界同类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累积开展100航次深海探索;4500米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ROV)海试成功。“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201”等高端装备为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重要保障。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CAP1400全面完成实验验证,高温气冷堆商业化示范进展顺利,快中子实验堆成功并网发电。

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取得量子通信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外尔费米子研究、中微子振荡、CiPS干细胞、高温铁基超导等重大创新成果。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王贻芳研究员荣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潘建伟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位列2015年国际物理学十大年度突破之首。重大科研仪器装置和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48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6个。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成功升空,上海光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引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填补了一批重大技术和装备空白,在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截至2014年底,民口10个专项带动地方、企业和社会投入1700亿元,共申请专利5.3万项,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1.4万个,技术标准8500多项,直接带动新增产值1.4万亿元。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30多种关键制造装备总体水平达到28纳米,封装技术全面升级到中高端。我国主导的TD-LTE技术成为两大4G国际标准之一,完整产业链基本形成,4G用户达到2.7亿。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总里程达1.9万公里,占世界总量55%以上,并进军海外市场。全面掌握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大功率风电机组和关键部件、晶硅和薄膜太阳电池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风能和光伏产能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2015年预计超过30万辆,居世界第一。半导体照明技术加快应用推广,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规模预计达424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1%。

科技创新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有力保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以上,有力支撑粮食生产“十二连增”。“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各项技术推广应用1700余万亩,2015年实现增粮34多亿斤。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累计推广1.12亿亩。突破农机先进制造与智能化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发400马力级重型拖拉机等农机新产品170种。自主研发3.0T超导磁共振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上市;全球首个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境外开展临床试验;预防手足口病,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制成功;阿帕替尼、西达本胺等抗肿瘤新药成功上市,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重要作用。石化、制药等典型行业全过程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创新人才呈现竞相涌现、活力迸发的新局面。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研发人员超过535万,其中企业研发人员398万。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计划有力促进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近5年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近年来我国科学家还相继获得拉斯克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等一大批国际科技奖项。80后、90后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成为科研主力军和生力军;一批优秀企业家加速涌现,成为引领创新创业浪潮的核心力量。

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跻身世界前列,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0年的世界第21位有望上升至2015年的第18位; 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0.9%有望增加到55.1%。全社会研发支出预计达到14300亿元,比2010年增长一倍;其中企业研发支出超过77%;R&D经费占GDP比重预计达到2.1%。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2位,被引次数从第8位逐年攀升至第4位,农业、化学、材料等7个学科已升至第2位;国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110.9万件和74.1万件上升到263.9万件和159.7万件,已居世界第1和第2。同时,我国不断提高的创新能力与丰富的产业体系、巨大的市场容量、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竞争优势;各级政府对创新驱动形成高度共识,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不断高涨,创新发展已具备发力加速的重要基础。

五、锐意改革,赢得创新新优势

“十二五”以来,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科技界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发布实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人才评价激励、促进“双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以重点突破带动了改革整体进展,取得积极成效。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这次改革的重点是着力解决科技资源“碎片化”和取向聚焦战略目标不够的问题,使有限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更加聚焦国家战略目标。目前,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初步构建了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框架。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特邀咨评委,确定首批专业机构。研究提出了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管理暂行规定、科技监督评估制度规范。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初具规模,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库、国家科技专家库基本建成。二是整合现有科技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确定了计划优化整合3年工作方案和分年度实施步骤,提出按保留、取消或合并、优化衔接、规范支持范围等方式,对现有科技计划进行优化整合。三是启动一批试点专项。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能源变革、“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凝练形成了一批重点专项,从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对专项任务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加强。国务院发布实施《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3年内基本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机制。实施全国统一的创新调查制度和科技报告制度,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的科技资源能够为全社会共享共用。创新调查制度、科技报告制度初步建立,已有超过6万份科技报告面向社会开放,建立地方科技报告制度的省区市已达23个,科研成果的共享服务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选择了20家单位开展试点。同时,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自2015年10月1日发布实施。新法明确规定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转化科技成果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这些改革举措在科技界产生了重要反响,进一步强化了对人的激励。

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推动国家科技奖励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扩大公开提名范围,参与推荐的各类社团和专家已占1/3以上。探索改进规划科技项目评审、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工作的长效机制。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在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建立合理的评价周期等方面进行探索。院士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候选人推荐方式,完善候选人公示和投诉调查机制,院士制度进一步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潮蓬勃兴起。全国各类众创空间已超过2300家,与现有25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46个国家高新区,共同形成完整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培育上市和挂牌企业600多家,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80万人。技术转移转化加速发展,2015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453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30家。2015年技术交易总额达到9835亿元,同比增加约14.7%。连续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共有近6万家创业企业和团队、1500家创投机构参加,促成创业投资近300亿元,银行授信总额超过500亿元,帮助一大批优秀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获得市场支持,形成“赛场选骏马、创赛搭平台、市场配资源、政府后补助”的新模式。

未来的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冲刺阶段。中央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予科技创新更高期待。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创新潜力,打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在战略重点上,要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制约,强化支撑引领作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体;改革人才集聚发展机制,培育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创新治理能力;完善市场竞争秩序,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布局,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九是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统筹国内外两种创新资源;完善创新政策环境,推动大众创新创业。通过科技界和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全面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科技支撑。